产业是经济之本、发展之基,产业强则经济强,产业兴则百业兴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要聚焦产业,主攻工业、稳住农业、繁荣服务业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贵阳贵安上下要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聚焦产业,要主攻工业。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,也是一座城市能级跃升和实力比拼的硬核支撑。随着“工业强市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工业已成为推动贵阳贵安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、第一工程、第一动力,必须坚定不移按照“六抓”做强工业。主攻工业产业,集中精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、装备制造、磷及磷化工、铝及铝加工、健康医药、生态特色食品“六大产业”,在重点突破中带动整体提升、在补齐短板中推动全局向好。主攻工业企业,坚持培育和引进两手抓,分级分类强化助企纾困,切实稳住存量、做大增量,推动更多工业单位变成工业企业、发展成规上工业、壮大成龙头企业。聚焦产业,要稳住农业。越是宏观环境复杂,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守好“三农”基础,更好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。坚决守好耕地保护、粮食安全保障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“三条底线”,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、村集体收入、亩均收入“三大收入”。重点突破“五类产业”:种植业要在粮食稳产的前提下做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、做优林菌等林特产业;养殖业要聚焦畜牧业和渔业发力;加工业要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,提高附加值;流通业要围绕物流和电商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建设;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农旅产业和辅助性服务业,全力在种子种苗培育、农业机械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。聚焦产业,要繁荣服务业。服务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,是一二三产加速融合的催化剂、助推器。我们既要稳住传统服务业,也要抓紧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。要繁荣数字产业,聚焦“算力、赋能、产业”,落实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思路,突出“存算一体、智算优先”,突出赋能产业、政府、基层、群众,打造更多应用场景,做强云服务“首位产业”、做大数据要素流通产业、做优信创特色产业;繁荣文旅消费,聚焦“资源、客源、服务”,瞄准国际、省外、省内、市内“四大客源群体”,抓住用好240小时国际免签政策机遇,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用好“两新”政策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把“文旅流量”转变为“消费增量”;繁荣科技服务,以“四城”联动为载体,重点发展研究开发、技术转移、创业孵化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。城市竞争,产业竞速。只要贵阳贵安上下团结奋进、攻坚克难,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,不断提升产业层次、扩大产业规模,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快步伐,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贵阳日报评论员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